Actress Photos Actress Kristy Cha Ray Chu HD Instagram Photos and Wallpapers May 2024 By GethuCinema Admin May 12, 2024 Related Posts Actress Kristy Cha Ray Chu HD Photos and Wallpapers January 2025 Actress Kristy Cha Ray Chu HD Photos and Wallpapers December 2024 Actress Kristy Cha Ray Chu HD Instagram Photos and Wallpapers September 2024 Kristy Cha Ray Chu Most Liked Photos and Posts html{ scroll-behavior: smooth; } .gc-grid { column-gap: 1rem; column-width: 150px;... Kristy Cha Ray Chu Top 100 Instagram Photos and Posts html{ scroll-behavior: smooth; } .gc-grid { column-gap: 1rem; column-width: 150px;... Actress Kristy Cha Ray Chu HD Instagram Photos and Wallpapers April 2024 Share This Post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WhatsAppReddItTelegram 無需執著於追求絕對與協調,無意間流露出的不完美,一樣值得綻放 渺小也能成就它自己 #畫畫教我的事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無需執著於追求絕對與協調,無意間流露出的不完美,一樣值得綻放 渺小也能成就它自己 #畫畫教我的事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星期六晚上 我在台北畫畫 #你在哪裡做什麼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三年前媽媽在家中跌倒,動了一個髖關節手術,感謝當時的骨科吳仲鼎醫師(現為康寧副院長),手術順利亦如期康復,吳副院長推薦媽媽去一間團體復健中心,但因為疫情正值高峰,我們做子女擔心她的身體,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卻沒有預測到老人家長時間待在家裡、無法出門,對她的身體心理產成了一些影響。 一年前,開始察覺到媽媽有了一些改變,一開始我還不懂為什麼,只覺得她怎麼一直待在房間,話越來越少,之後狀況越來越明顯,媽媽的食慾也越來越差,有一段時間我還會氣她,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呢? 直到一次不小心看到媽媽在浴室洗澡的背影,當下才驚覺她突然瘦了好多,我這個做女兒的怎麼這麼粗心,沒有更敏感,即早發現她身心狀態的下滑,便立即跟姊姊弟弟討論、詢問身邊朋友、上網找資料、查相關的案例,終於,皇天不服苦心人(老天疼惜),幾週後接觸到開啟媽媽全新人生的物理治療。 原本媽媽是非常抗拒的,她認為自己又沒有病,為什麼要來找物理治療師?(還是我盧了半天,半哄半騙才把她帶來),記得那天我們在診間外等,有一對母女走出來,媽媽突然笑了,我抬頭一看,她們倆根本就是我們母女倆的翻版(女兒攙扶著年邁母親),當下的直覺就是我們來對地方了。 第一次見到陳曉謙物理治療師,他很有耐心地跟媽媽聊天、聽她說話,立刻化解了她心中的不安與尷尬,接著幫媽媽做了一系列的體能評估與耐力測試,且不斷地給予鼓勵,我可以感覺到媽媽卸下了心防,不但沒有排斥,也願意報名來跟曉謙治療師上一堂課。 不僅是物理治療,曉謙還安排做了骨質密度檢測,邀請營養師加入,為媽媽日常飲食的營養攝取做了全面的說明(針對我媽這種挑食又不愛喝水,非常重要)。 相信嗎?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課開始,媽媽持續一週至少1~2次的課程,至今七個月從未間斷。 很慶幸媽媽的每一個第一次,我都有參與到(全程見證),從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練習前傾,第一次跨越障礙物,到第一次上下平衡球,第一次TRX Row拉力訓練,第一次單腳站超過5秒,第一次閉眼睛站一直線10秒鐘,第一次的滑輪下拉,第一次不依賴輔助自己上下樓梯,第一次踏上跑步機大步走5分鐘。 這些原本對媽媽或許沒有那麼難,但手術後她的心裡有一部分是害怕的,多半是來自於擔心再次跌倒而不敢從事很多活動,以至於逐漸退縮到不願意走出去,身體狀況自然就越來越差,因此需要依靠物理治療去喚醒那些被遺忘的身體記憶。 看著她這幾個月來一點一點的進步,不僅要感謝專業又有愛心的曉謙治療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帶著媽媽,依她的體能慢慢調整,做強度的拿捏),我也好佩服媽媽(對一個85歲的女性而言,已經是超極限挑戰),我知道她這麼努力想要好,最終的希望是能多陪在我們兒女還有孫子女的身邊。 曉謙總是給媽媽滿滿的正能量與鼓勵,“很好!100分,曲媽媽又進步了!”,“有我在,妳別擔心”,“很棒,我們再做一次!“,“妳越不用它,就越不能用了歐”,”台灣做過統計,85歲以上能夠單腳金雞獨立站五秒,妳已經是前30名!“ 曉謙給予媽媽很大的信念,他帶著媽媽躺在地上,抬屁股練大腿肌,鍛鍊媽媽手臂的拉力,教導媽媽試著從慢慢蹲下、跪、坐在地上到再站起來,以及無預警來自四面八方的推力測試。 這些都在訓練遇到狀況的即時反應,他要媽媽別驚慌,因為她已有足夠的肌耐力讓身體平衡,假使再跌倒,也可藉由周圍桌椅的輔助,原地支撐自己站起來。這不僅給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做子女的也有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能在突發的當下輔助她。 因次無論再累、流再多汗,媽媽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曉謙不僅把媽媽的體能鍛鍊好,她失去的自信也慢慢找回來了,忘了一提,上週量體重增加了4公斤多(我當場尖叫),這對媽媽亦是很大的激勵。 有時候媽媽有心事,曉謙也會趁著做運動的空擋,來個心靈交流的Talk,我常常一旁看了都很感動(不好意思打擾他們),最近一次是他鼓勵媽媽要多出去跟老朋友聚聚,兩個人聊著聊著媽媽流下了眼淚,當下我真的嚇到,因為媽媽從不在我面前哭過,就算之前髖關節骨折痛到不行,都強忍著淚水。 只能說,曉謙絕對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物理治療師,他更在乎媽媽的心理狀態,是一位很用心對待學生的老師。 像我說話太直接,很多時候明明出自善意卻常常跟媽媽起衝突,他會特別提醒我, 年紀大的人心裡都會比較脆弱(又愛面子),要多給她們空間與時間去消化一些新的觀念,不要硬把自己認爲的好,強壓在她們的身上。 他說假使台灣能夠更早有這方面的意識,他最思念的爺爺,晚年或許就不會一直臥床,這也是他決定投入物理治療很大的一個關鍵。 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類似我母親情況的年長者,只要妳你願意跨出第一步,絕對有機會讓自己回到原本的生活,重拾信心(當然要視每個人的狀況,且心裡的那個坎是最難的)。 寫到這裡,我轉身問媽媽有什麼話想跟曉謙講,她說:『曾經以為不可能,現在已經能自己走路….』,說著說著突然停了,我這才發現她鼻子紅紅的,望著她,我知道媽媽對曉謙的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全天下的媽媽阿嬤母親節快樂 #妳們都要健健康康 #感謝陳曉謙物理治療師 #你是媽媽的天使 #感謝邦耀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開啟媽媽術後新人生 三年前媽媽在家中跌倒,動了一個髖關節手術,感謝當時的骨科吳仲鼎醫師(現為康寧副院長),手術順利亦如期康復,吳副院長推薦媽媽去一間團體復健中心,但因為疫情正值高峰,我們做子女擔心她的身體,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卻沒有預測到老人家長時間待在家裡、無法出門,對她的身體心理產成了一些影響。 一年前,開始察覺到媽媽有了一些改變,一開始我還不懂為什麼,只覺得她怎麼一直待在房間,話越來越少,之後狀況越來越明顯,媽媽的食慾也越來越差,有一段時間我還會氣她,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呢? 直到一次不小心看到媽媽在浴室洗澡的背影,當下才驚覺她突然瘦了好多,我這個做女兒的怎麼這麼粗心,沒有更敏感,即早發現她身心狀態的下滑,便立即跟姊姊弟弟討論、詢問身邊朋友、上網找資料、查相關的案例,終於,皇天不服苦心人(老天疼惜),幾週後接觸到開啟媽媽全新人生的物理治療。 原本媽媽是非常抗拒的,她認為自己又沒有病,為什麼要來找物理治療師?(還是我盧了半天,半哄半騙才把她帶來),記得那天我們在診間外等,有一對母女走出來,媽媽突然笑了,我抬頭一看,她們倆根本就是我們母女倆的翻版(女兒攙扶著年邁母親),當下的直覺就是我們來對地方了。 第一次見到陳曉謙物理治療師,他很有耐心地跟媽媽聊天、聽她說話,立刻化解了她心中的不安與尷尬,接著幫媽媽做了一系列的體能評估與耐力測試,且不斷地給予鼓勵,我可以感覺到媽媽卸下了心防,不但沒有排斥,也願意報名來跟曉謙治療師上一堂課。 不僅是物理治療,曉謙還安排做了骨質密度檢測,邀請營養師加入,為媽媽日常飲食的營養攝取做了全面的說明(針對我媽這種挑食又不愛喝水,非常重要)。 相信嗎?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課開始,媽媽持續一週至少1~2次的課程,至今七個月從未間斷。 很慶幸媽媽的每一個第一次,我都有參與到(全程見證),從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練習前傾,第一次跨越障礙物,到第一次上下平衡球,第一次TRX Row拉力訓練,第一次單腳站超過5秒,第一次閉眼睛站一直線10秒鐘,第一次的滑輪下拉,第一次不依賴輔助自己上下樓梯,第一次踏上跑步機大步走5分鐘。 這些原本對媽媽或許沒有那麼難,但手術後她的心裡有一部分是害怕的,多半是來自於擔心再次跌倒而不敢從事很多活動,以至於逐漸退縮到不願意走出去,身體狀況自然就越來越差,因此需要依靠物理治療去喚醒那些被遺忘的身體記憶。 看著她這幾個月來一點一點的進步,不僅要感謝專業又有愛心的曉謙治療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帶著媽媽,依她的體能慢慢調整,做強度的拿捏),我也好佩服媽媽(對一個85歲的女性而言,已經是超極限挑戰),我知道她這麼努力想要好,最終的希望是能多陪在我們兒女還有孫子女的身邊。 曉謙總是給媽媽滿滿的正能量與鼓勵,“很好!100分,曲媽媽又進步了!”,“有我在,妳別擔心”,“很棒,我們再做一次!“,“妳越不用它,就越不能用了歐”,”台灣做過統計,85歲以上能夠單腳金雞獨立站五秒,妳已經是前30名!“ 曉謙給予媽媽很大的信念,他帶著媽媽躺在地上,抬屁股練大腿肌,鍛鍊媽媽手臂的拉力,教導媽媽試著從慢慢蹲下、跪、坐在地上到再站起來,以及無預警來自四面八方的推力測試。 這些都在訓練遇到狀況的即時反應,他要媽媽別驚慌,因為她已有足夠的肌耐力讓身體平衡,假使再跌倒,也可藉由周圍桌椅的輔助,原地支撐自己站起來。這不僅給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做子女的也有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能在突發的當下輔助她。 因次無論再累、流再多汗,媽媽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曉謙不僅把媽媽的體能鍛鍊好,她失去的自信也慢慢找回來了,忘了一提,上週量體重增加了4公斤多(我當場尖叫),這對媽媽亦是很大的激勵。 有時候媽媽有心事,曉謙也會趁著做運動的空擋,來個心靈交流的Talk,我常常一旁看了都很感動(不好意思打擾他們),最近一次是他鼓勵媽媽要多出去跟老朋友聚聚,兩個人聊著聊著媽媽流下了眼淚,當下我真的嚇到,因為媽媽從不在我面前哭過,就算之前髖關節骨折痛到不行,都強忍著淚水。 只能說,曉謙絕對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物理治療師,他更在乎媽媽的心理狀態,是一位很用心對待學生的老師。 像我說話太直接,很多時候明明出自善意卻常常跟媽媽起衝突,他會特別提醒我, 年紀大的人心裡都會比較脆弱(又愛面子),要多給她們空間與時間去消化一些新的觀念,不要硬把自己認爲的好,強壓在她們的身上。 他說假使台灣能夠更早有這方面的意識,他最思念的爺爺,晚年或許就不會一直臥床,這也是他決定投入物理治療很大的一個關鍵。 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類似我母親情況的年長者,只要妳你願意跨出第一步,絕對有機會讓自己回到原本的生活,重拾信心(當然要視每個人的狀況,且心裡的那個坎是最難的)。 寫到這裡,我轉身問媽媽有什麼話想跟曉謙講,她說:『曾經以為不可能,現在已經能自己走路….』,說著說著突然停了,我這才發現她鼻子紅紅的,望著她,我知道媽媽對曉謙的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全天下的媽媽阿嬤母親節快樂 #妳們都要健健康康 #感謝陳曉謙物理治療師 #你是媽媽的天使 #感謝邦耀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開啟媽媽術後新人生 三年前媽媽在家中跌倒,動了一個髖關節手術,感謝當時的骨科吳仲鼎醫師(現為康寧副院長),手術順利亦如期康復,吳副院長推薦媽媽去一間團體復健中心,但因為疫情正值高峰,我們做子女擔心她的身體,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卻沒有預測到老人家長時間待在家裡、無法出門,對她的身體心理產成了一些影響。 一年前,開始察覺到媽媽有了一些改變,一開始我還不懂為什麼,只覺得她怎麼一直待在房間,話越來越少,之後狀況越來越明顯,媽媽的食慾也越來越差,有一段時間我還會氣她,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呢? 直到一次不小心看到媽媽在浴室洗澡的背影,當下才驚覺她突然瘦了好多,我這個做女兒的怎麼這麼粗心,沒有更敏感,即早發現她身心狀態的下滑,便立即跟姊姊弟弟討論、詢問身邊朋友、上網找資料、查相關的案例,終於,皇天不服苦心人(老天疼惜),幾週後接觸到開啟媽媽全新人生的物理治療。 原本媽媽是非常抗拒的,她認為自己又沒有病,為什麼要來找物理治療師?(還是我盧了半天,半哄半騙才把她帶來),記得那天我們在診間外等,有一對母女走出來,媽媽突然笑了,我抬頭一看,她們倆根本就是我們母女倆的翻版(女兒攙扶著年邁母親),當下的直覺就是我們來對地方了。 第一次見到陳曉謙物理治療師,他很有耐心地跟媽媽聊天、聽她說話,立刻化解了她心中的不安與尷尬,接著幫媽媽做了一系列的體能評估與耐力測試,且不斷地給予鼓勵,我可以感覺到媽媽卸下了心防,不但沒有排斥,也願意報名來跟曉謙治療師上一堂課。 不僅是物理治療,曉謙還安排做了骨質密度檢測,邀請營養師加入,為媽媽日常飲食的營養攝取做了全面的說明(針對我媽這種挑食又不愛喝水,非常重要)。 相信嗎?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課開始,媽媽持續一週至少1~2次的課程,至今七個月從未間斷。 很慶幸媽媽的每一個第一次,我都有參與到(全程見證),從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練習前傾,第一次跨越障礙物,到第一次上下平衡球,第一次TRX Row拉力訓練,第一次單腳站超過5秒,第一次閉眼睛站一直線10秒鐘,第一次的滑輪下拉,第一次不依賴輔助自己上下樓梯,第一次踏上跑步機大步走5分鐘。 這些原本對媽媽或許沒有那麼難,但手術後她的心裡有一部分是害怕的,多半是來自於擔心再次跌倒而不敢從事很多活動,以至於逐漸退縮到不願意走出去,身體狀況自然就越來越差,因此需要依靠物理治療去喚醒那些被遺忘的身體記憶。 看著她這幾個月來一點一點的進步,不僅要感謝專業又有愛心的曉謙治療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帶著媽媽,依她的體能慢慢調整,做強度的拿捏),我也好佩服媽媽(對一個85歲的女性而言,已經是超極限挑戰),我知道她這麼努力想要好,最終的希望是能多陪在我們兒女還有孫子女的身邊。 曉謙總是給媽媽滿滿的正能量與鼓勵,“很好!100分,曲媽媽又進步了!”,“有我在,妳別擔心”,“很棒,我們再做一次!“,“妳越不用它,就越不能用了歐”,”台灣做過統計,85歲以上能夠單腳金雞獨立站五秒,妳已經是前30名!“ 曉謙給予媽媽很大的信念,他帶著媽媽躺在地上,抬屁股練大腿肌,鍛鍊媽媽手臂的拉力,教導媽媽試著從慢慢蹲下、跪、坐在地上到再站起來,以及無預警來自四面八方的推力測試。 這些都在訓練遇到狀況的即時反應,他要媽媽別驚慌,因為她已有足夠的肌耐力讓身體平衡,假使再跌倒,也可藉由周圍桌椅的輔助,原地支撐自己站起來。這不僅給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做子女的也有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能在突發的當下輔助她。 因次無論再累、流再多汗,媽媽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曉謙不僅把媽媽的體能鍛鍊好,她失去的自信也慢慢找回來了,忘了一提,上週量體重增加了4公斤多(我當場尖叫),這對媽媽亦是很大的激勵。 有時候媽媽有心事,曉謙也會趁著做運動的空擋,來個心靈交流的Talk,我常常一旁看了都很感動(不好意思打擾他們),最近一次是他鼓勵媽媽要多出去跟老朋友聚聚,兩個人聊著聊著媽媽流下了眼淚,當下我真的嚇到,因為媽媽從不在我面前哭過,就算之前髖關節骨折痛到不行,都強忍著淚水。 只能說,曉謙絕對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物理治療師,他更在乎媽媽的心理狀態,是一位很用心對待學生的老師。 像我說話太直接,很多時候明明出自善意卻常常跟媽媽起衝突,他會特別提醒我, 年紀大的人心裡都會比較脆弱(又愛面子),要多給她們空間與時間去消化一些新的觀念,不要硬把自己認爲的好,強壓在她們的身上。 他說假使台灣能夠更早有這方面的意識,他最思念的爺爺,晚年或許就不會一直臥床,這也是他決定投入物理治療很大的一個關鍵。 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類似我母親情況的年長者,只要妳你願意跨出第一步,絕對有機會讓自己回到原本的生活,重拾信心(當然要視每個人的狀況,且心裡的那個坎是最難的)。 寫到這裡,我轉身問媽媽有什麼話想跟曉謙講,她說:『曾經以為不可能,現在已經能自己走路….』,說著說著突然停了,我這才發現她鼻子紅紅的,望著她,我知道媽媽對曉謙的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全天下的媽媽阿嬤母親節快樂 #妳們都要健健康康 #感謝陳曉謙物理治療師 #你是媽媽的天使 #感謝邦耀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開啟媽媽術後新人生 三年前媽媽在家中跌倒,動了一個髖關節手術,感謝當時的骨科吳仲鼎醫師(現為康寧副院長),手術順利亦如期康復,吳副院長推薦媽媽去一間團體復健中心,但因為疫情正值高峰,我們做子女擔心她的身體,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卻沒有預測到老人家長時間待在家裡、無法出門,對她的身體心理產成了一些影響。 一年前,開始察覺到媽媽有了一些改變,一開始我還不懂為什麼,只覺得她怎麼一直待在房間,話越來越少,之後狀況越來越明顯,媽媽的食慾也越來越差,有一段時間我還會氣她,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呢? 直到一次不小心看到媽媽在浴室洗澡的背影,當下才驚覺她突然瘦了好多,我這個做女兒的怎麼這麼粗心,沒有更敏感,即早發現她身心狀態的下滑,便立即跟姊姊弟弟討論、詢問身邊朋友、上網找資料、查相關的案例,終於,皇天不服苦心人(老天疼惜),幾週後接觸到開啟媽媽全新人生的物理治療。 原本媽媽是非常抗拒的,她認為自己又沒有病,為什麼要來找物理治療師?(還是我盧了半天,半哄半騙才把她帶來),記得那天我們在診間外等,有一對母女走出來,媽媽突然笑了,我抬頭一看,她們倆根本就是我們母女倆的翻版(女兒攙扶著年邁母親),當下的直覺就是我們來對地方了。 第一次見到陳曉謙物理治療師,他很有耐心地跟媽媽聊天、聽她說話,立刻化解了她心中的不安與尷尬,接著幫媽媽做了一系列的體能評估與耐力測試,且不斷地給予鼓勵,我可以感覺到媽媽卸下了心防,不但沒有排斥,也願意報名來跟曉謙治療師上一堂課。 不僅是物理治療,曉謙還安排做了骨質密度檢測,邀請營養師加入,為媽媽日常飲食的營養攝取做了全面的說明(針對我媽這種挑食又不愛喝水,非常重要)。 相信嗎?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課開始,媽媽持續一週至少1~2次的課程,至今七個月從未間斷。 很慶幸媽媽的每一個第一次,我都有參與到(全程見證),從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練習前傾,第一次跨越障礙物,到第一次上下平衡球,第一次TRX Row拉力訓練,第一次單腳站超過5秒,第一次閉眼睛站一直線10秒鐘,第一次的滑輪下拉,第一次不依賴輔助自己上下樓梯,第一次踏上跑步機大步走5分鐘。 這些原本對媽媽或許沒有那麼難,但手術後她的心裡有一部分是害怕的,多半是來自於擔心再次跌倒而不敢從事很多活動,以至於逐漸退縮到不願意走出去,身體狀況自然就越來越差,因此需要依靠物理治療去喚醒那些被遺忘的身體記憶。 看著她這幾個月來一點一點的進步,不僅要感謝專業又有愛心的曉謙治療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帶著媽媽,依她的體能慢慢調整,做強度的拿捏),我也好佩服媽媽(對一個85歲的女性而言,已經是超極限挑戰),我知道她這麼努力想要好,最終的希望是能多陪在我們兒女還有孫子女的身邊。 曉謙總是給媽媽滿滿的正能量與鼓勵,“很好!100分,曲媽媽又進步了!”,“有我在,妳別擔心”,“很棒,我們再做一次!“,“妳越不用它,就越不能用了歐”,”台灣做過統計,85歲以上能夠單腳金雞獨立站五秒,妳已經是前30名!“ 曉謙給予媽媽很大的信念,他帶著媽媽躺在地上,抬屁股練大腿肌,鍛鍊媽媽手臂的拉力,教導媽媽試著從慢慢蹲下、跪、坐在地上到再站起來,以及無預警來自四面八方的推力測試。 這些都在訓練遇到狀況的即時反應,他要媽媽別驚慌,因為她已有足夠的肌耐力讓身體平衡,假使再跌倒,也可藉由周圍桌椅的輔助,原地支撐自己站起來。這不僅給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做子女的也有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能在突發的當下輔助她。 因次無論再累、流再多汗,媽媽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曉謙不僅把媽媽的體能鍛鍊好,她失去的自信也慢慢找回來了,忘了一提,上週量體重增加了4公斤多(我當場尖叫),這對媽媽亦是很大的激勵。 有時候媽媽有心事,曉謙也會趁著做運動的空擋,來個心靈交流的Talk,我常常一旁看了都很感動(不好意思打擾他們),最近一次是他鼓勵媽媽要多出去跟老朋友聚聚,兩個人聊著聊著媽媽流下了眼淚,當下我真的嚇到,因為媽媽從不在我面前哭過,就算之前髖關節骨折痛到不行,都強忍著淚水。 只能說,曉謙絕對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物理治療師,他更在乎媽媽的心理狀態,是一位很用心對待學生的老師。 像我說話太直接,很多時候明明出自善意卻常常跟媽媽起衝突,他會特別提醒我, 年紀大的人心裡都會比較脆弱(又愛面子),要多給她們空間與時間去消化一些新的觀念,不要硬把自己認爲的好,強壓在她們的身上。 他說假使台灣能夠更早有這方面的意識,他最思念的爺爺,晚年或許就不會一直臥床,這也是他決定投入物理治療很大的一個關鍵。 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類似我母親情況的年長者,只要妳你願意跨出第一步,絕對有機會讓自己回到原本的生活,重拾信心(當然要視每個人的狀況,且心裡的那個坎是最難的)。 寫到這裡,我轉身問媽媽有什麼話想跟曉謙講,她說:『曾經以為不可能,現在已經能自己走路….』,說著說著突然停了,我這才發現她鼻子紅紅的,望著她,我知道媽媽對曉謙的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全天下的媽媽阿嬤母親節快樂 #妳們都要健健康康 #感謝陳曉謙物理治療師 #你是媽媽的天使 #感謝邦耀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開啟媽媽術後新人生 三年前媽媽在家中跌倒,動了一個髖關節手術,感謝當時的骨科吳仲鼎醫師(現為康寧副院長),手術順利亦如期康復,吳副院長推薦媽媽去一間團體復健中心,但因為疫情正值高峰,我們做子女擔心她的身體,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卻沒有預測到老人家長時間待在家裡、無法出門,對她的身體心理產成了一些影響。 一年前,開始察覺到媽媽有了一些改變,一開始我還不懂為什麼,只覺得她怎麼一直待在房間,話越來越少,之後狀況越來越明顯,媽媽的食慾也越來越差,有一段時間我還會氣她,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呢? 直到一次不小心看到媽媽在浴室洗澡的背影,當下才驚覺她突然瘦了好多,我這個做女兒的怎麼這麼粗心,沒有更敏感,即早發現她身心狀態的下滑,便立即跟姊姊弟弟討論、詢問身邊朋友、上網找資料、查相關的案例,終於,皇天不服苦心人(老天疼惜),幾週後接觸到開啟媽媽全新人生的物理治療。 原本媽媽是非常抗拒的,她認為自己又沒有病,為什麼要來找物理治療師?(還是我盧了半天,半哄半騙才把她帶來),記得那天我們在診間外等,有一對母女走出來,媽媽突然笑了,我抬頭一看,她們倆根本就是我們母女倆的翻版(女兒攙扶著年邁母親),當下的直覺就是我們來對地方了。 第一次見到陳曉謙物理治療師,他很有耐心地跟媽媽聊天、聽她說話,立刻化解了她心中的不安與尷尬,接著幫媽媽做了一系列的體能評估與耐力測試,且不斷地給予鼓勵,我可以感覺到媽媽卸下了心防,不但沒有排斥,也願意報名來跟曉謙治療師上一堂課。 不僅是物理治療,曉謙還安排做了骨質密度檢測,邀請營養師加入,為媽媽日常飲食的營養攝取做了全面的說明(針對我媽這種挑食又不愛喝水,非常重要)。 相信嗎?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課開始,媽媽持續一週至少1~2次的課程,至今七個月從未間斷。 很慶幸媽媽的每一個第一次,我都有參與到(全程見證),從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練習前傾,第一次跨越障礙物,到第一次上下平衡球,第一次TRX Row拉力訓練,第一次單腳站超過5秒,第一次閉眼睛站一直線10秒鐘,第一次的滑輪下拉,第一次不依賴輔助自己上下樓梯,第一次踏上跑步機大步走5分鐘。 這些原本對媽媽或許沒有那麼難,但手術後她的心裡有一部分是害怕的,多半是來自於擔心再次跌倒而不敢從事很多活動,以至於逐漸退縮到不願意走出去,身體狀況自然就越來越差,因此需要依靠物理治療去喚醒那些被遺忘的身體記憶。 看著她這幾個月來一點一點的進步,不僅要感謝專業又有愛心的曉謙治療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帶著媽媽,依她的體能慢慢調整,做強度的拿捏),我也好佩服媽媽(對一個85歲的女性而言,已經是超極限挑戰),我知道她這麼努力想要好,最終的希望是能多陪在我們兒女還有孫子女的身邊。 曉謙總是給媽媽滿滿的正能量與鼓勵,“很好!100分,曲媽媽又進步了!”,“有我在,妳別擔心”,“很棒,我們再做一次!“,“妳越不用它,就越不能用了歐”,”台灣做過統計,85歲以上能夠單腳金雞獨立站五秒,妳已經是前30名!“ 曉謙給予媽媽很大的信念,他帶著媽媽躺在地上,抬屁股練大腿肌,鍛鍊媽媽手臂的拉力,教導媽媽試著從慢慢蹲下、跪、坐在地上到再站起來,以及無預警來自四面八方的推力測試。 這些都在訓練遇到狀況的即時反應,他要媽媽別驚慌,因為她已有足夠的肌耐力讓身體平衡,假使再跌倒,也可藉由周圍桌椅的輔助,原地支撐自己站起來。這不僅給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做子女的也有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能在突發的當下輔助她。 因次無論再累、流再多汗,媽媽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曉謙不僅把媽媽的體能鍛鍊好,她失去的自信也慢慢找回來了,忘了一提,上週量體重增加了4公斤多(我當場尖叫),這對媽媽亦是很大的激勵。 有時候媽媽有心事,曉謙也會趁著做運動的空擋,來個心靈交流的Talk,我常常一旁看了都很感動(不好意思打擾他們),最近一次是他鼓勵媽媽要多出去跟老朋友聚聚,兩個人聊著聊著媽媽流下了眼淚,當下我真的嚇到,因為媽媽從不在我面前哭過,就算之前髖關節骨折痛到不行,都強忍著淚水。 只能說,曉謙絕對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物理治療師,他更在乎媽媽的心理狀態,是一位很用心對待學生的老師。 像我說話太直接,很多時候明明出自善意卻常常跟媽媽起衝突,他會特別提醒我, 年紀大的人心裡都會比較脆弱(又愛面子),要多給她們空間與時間去消化一些新的觀念,不要硬把自己認爲的好,強壓在她們的身上。 他說假使台灣能夠更早有這方面的意識,他最思念的爺爺,晚年或許就不會一直臥床,這也是他決定投入物理治療很大的一個關鍵。 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類似我母親情況的年長者,只要妳你願意跨出第一步,絕對有機會讓自己回到原本的生活,重拾信心(當然要視每個人的狀況,且心裡的那個坎是最難的)。 寫到這裡,我轉身問媽媽有什麼話想跟曉謙講,她說:『曾經以為不可能,現在已經能自己走路….』,說著說著突然停了,我這才發現她鼻子紅紅的,望著她,我知道媽媽對曉謙的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全天下的媽媽阿嬤母親節快樂 #妳們都要健健康康 #感謝陳曉謙物理治療師 #你是媽媽的天使 #感謝邦耀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開啟媽媽術後新人生 無需執著於追求絕對與協調,無意間流露出的不完美,一樣值得綻放 渺小也能成就它自己 #畫畫教我的事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星期六晚上 我在台北畫畫 #你在哪裡做什麼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無需執著於追求絕對與協調,無意間流露出的不完美,一樣值得綻放 渺小也能成就它自己 #畫畫教我的事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三年前媽媽在家中跌倒,動了一個髖關節手術,感謝當時的骨科吳仲鼎醫師(現為康寧副院長),手術順利亦如期康復,吳副院長推薦媽媽去一間團體復健中心,但因為疫情正值高峰,我們做子女擔心她的身體,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卻沒有預測到老人家長時間待在家裡、無法出門,對她的身體心理產成了一些影響。 一年前,開始察覺到媽媽有了一些改變,一開始我還不懂為什麼,只覺得她怎麼一直待在房間,話越來越少,之後狀況越來越明顯,媽媽的食慾也越來越差,有一段時間我還會氣她,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呢? 直到一次不小心看到媽媽在浴室洗澡的背影,當下才驚覺她突然瘦了好多,我這個做女兒的怎麼這麼粗心,沒有更敏感,即早發現她身心狀態的下滑,便立即跟姊姊弟弟討論、詢問身邊朋友、上網找資料、查相關的案例,終於,皇天不服苦心人(老天疼惜),幾週後接觸到開啟媽媽全新人生的物理治療。 原本媽媽是非常抗拒的,她認為自己又沒有病,為什麼要來找物理治療師?(還是我盧了半天,半哄半騙才把她帶來),記得那天我們在診間外等,有一對母女走出來,媽媽突然笑了,我抬頭一看,她們倆根本就是我們母女倆的翻版(女兒攙扶著年邁母親),當下的直覺就是我們來對地方了。 第一次見到陳曉謙物理治療師,他很有耐心地跟媽媽聊天、聽她說話,立刻化解了她心中的不安與尷尬,接著幫媽媽做了一系列的體能評估與耐力測試,且不斷地給予鼓勵,我可以感覺到媽媽卸下了心防,不但沒有排斥,也願意報名來跟曉謙治療師上一堂課。 不僅是物理治療,曉謙還安排做了骨質密度檢測,邀請營養師加入,為媽媽日常飲食的營養攝取做了全面的說明(針對我媽這種挑食又不愛喝水,非常重要)。 相信嗎?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課開始,媽媽持續一週至少1~2次的課程,至今七個月從未間斷。 很慶幸媽媽的每一個第一次,我都有參與到(全程見證),從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練習前傾,第一次跨越障礙物,到第一次上下平衡球,第一次TRX Row拉力訓練,第一次單腳站超過5秒,第一次閉眼睛站一直線10秒鐘,第一次的滑輪下拉,第一次不依賴輔助自己上下樓梯,第一次踏上跑步機大步走5分鐘。 這些原本對媽媽或許沒有那麼難,但手術後她的心裡有一部分是害怕的,多半是來自於擔心再次跌倒而不敢從事很多活動,以至於逐漸退縮到不願意走出去,身體狀況自然就越來越差,因此需要依靠物理治療去喚醒那些被遺忘的身體記憶。 看著她這幾個月來一點一點的進步,不僅要感謝專業又有愛心的曉謙治療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帶著媽媽,依她的體能慢慢調整,做強度的拿捏),我也好佩服媽媽(對一個85歲的女性而言,已經是超極限挑戰),我知道她這麼努力想要好,最終的希望是能多陪在我們兒女還有孫子女的身邊。 曉謙總是給媽媽滿滿的正能量與鼓勵,“很好!100分,曲媽媽又進步了!”,“有我在,妳別擔心”,“很棒,我們再做一次!“,“妳越不用它,就越不能用了歐”,”台灣做過統計,85歲以上能夠單腳金雞獨立站五秒,妳已經是前30名!“ 曉謙給予媽媽很大的信念,他帶著媽媽躺在地上,抬屁股練大腿肌,鍛鍊媽媽手臂的拉力,教導媽媽試著從慢慢蹲下、跪、坐在地上到再站起來,以及無預警來自四面八方的推力測試。 這些都在訓練遇到狀況的即時反應,他要媽媽別驚慌,因為她已有足夠的肌耐力讓身體平衡,假使再跌倒,也可藉由周圍桌椅的輔助,原地支撐自己站起來。這不僅給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做子女的也有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能在突發的當下輔助她。 因次無論再累、流再多汗,媽媽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曉謙不僅把媽媽的體能鍛鍊好,她失去的自信也慢慢找回來了,忘了一提,上週量體重增加了4公斤多(我當場尖叫),這對媽媽亦是很大的激勵。 有時候媽媽有心事,曉謙也會趁著做運動的空擋,來個心靈交流的Talk,我常常一旁看了都很感動(不好意思打擾他們),最近一次是他鼓勵媽媽要多出去跟老朋友聚聚,兩個人聊著聊著媽媽流下了眼淚,當下我真的嚇到,因為媽媽從不在我面前哭過,就算之前髖關節骨折痛到不行,都強忍著淚水。 只能說,曉謙絕對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物理治療師,他更在乎媽媽的心理狀態,是一位很用心對待學生的老師。 像我說話太直接,很多時候明明出自善意卻常常跟媽媽起衝突,他會特別提醒我, 年紀大的人心裡都會比較脆弱(又愛面子),要多給她們空間與時間去消化一些新的觀念,不要硬把自己認爲的好,強壓在她們的身上。 他說假使台灣能夠更早有這方面的意識,他最思念的爺爺,晚年或許就不會一直臥床,這也是他決定投入物理治療很大的一個關鍵。 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類似我母親情況的年長者,只要妳你願意跨出第一步,絕對有機會讓自己回到原本的生活,重拾信心(當然要視每個人的狀況,且心裡的那個坎是最難的)。 寫到這裡,我轉身問媽媽有什麼話想跟曉謙講,她說:『曾經以為不可能,現在已經能自己走路….』,說著說著突然停了,我這才發現她鼻子紅紅的,望著她,我知道媽媽對曉謙的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全天下的媽媽阿嬤母親節快樂 #妳們都要健健康康 #感謝陳曉謙物理治療師 #你是媽媽的天使 #感謝邦耀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開啟媽媽術後新人生 三年前媽媽在家中跌倒,動了一個髖關節手術,感謝當時的骨科吳仲鼎醫師(現為康寧副院長),手術順利亦如期康復,吳副院長推薦媽媽去一間團體復健中心,但因為疫情正值高峰,我們做子女擔心她的身體,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卻沒有預測到老人家長時間待在家裡、無法出門,對她的身體心理產成了一些影響。 一年前,開始察覺到媽媽有了一些改變,一開始我還不懂為什麼,只覺得她怎麼一直待在房間,話越來越少,之後狀況越來越明顯,媽媽的食慾也越來越差,有一段時間我還會氣她,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呢? 直到一次不小心看到媽媽在浴室洗澡的背影,當下才驚覺她突然瘦了好多,我這個做女兒的怎麼這麼粗心,沒有更敏感,即早發現她身心狀態的下滑,便立即跟姊姊弟弟討論、詢問身邊朋友、上網找資料、查相關的案例,終於,皇天不服苦心人(老天疼惜),幾週後接觸到開啟媽媽全新人生的物理治療。 原本媽媽是非常抗拒的,她認為自己又沒有病,為什麼要來找物理治療師?(還是我盧了半天,半哄半騙才把她帶來),記得那天我們在診間外等,有一對母女走出來,媽媽突然笑了,我抬頭一看,她們倆根本就是我們母女倆的翻版(女兒攙扶著年邁母親),當下的直覺就是我們來對地方了。 第一次見到陳曉謙物理治療師,他很有耐心地跟媽媽聊天、聽她說話,立刻化解了她心中的不安與尷尬,接著幫媽媽做了一系列的體能評估與耐力測試,且不斷地給予鼓勵,我可以感覺到媽媽卸下了心防,不但沒有排斥,也願意報名來跟曉謙治療師上一堂課。 不僅是物理治療,曉謙還安排做了骨質密度檢測,邀請營養師加入,為媽媽日常飲食的營養攝取做了全面的說明(針對我媽這種挑食又不愛喝水,非常重要)。 相信嗎?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課開始,媽媽持續一週至少1~2次的課程,至今七個月從未間斷。 很慶幸媽媽的每一個第一次,我都有參與到(全程見證),從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練習前傾,第一次跨越障礙物,到第一次上下平衡球,第一次TRX Row拉力訓練,第一次單腳站超過5秒,第一次閉眼睛站一直線10秒鐘,第一次的滑輪下拉,第一次不依賴輔助自己上下樓梯,第一次踏上跑步機大步走5分鐘。 這些原本對媽媽或許沒有那麼難,但手術後她的心裡有一部分是害怕的,多半是來自於擔心再次跌倒而不敢從事很多活動,以至於逐漸退縮到不願意走出去,身體狀況自然就越來越差,因此需要依靠物理治療去喚醒那些被遺忘的身體記憶。 看著她這幾個月來一點一點的進步,不僅要感謝專業又有愛心的曉謙治療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帶著媽媽,依她的體能慢慢調整,做強度的拿捏),我也好佩服媽媽(對一個85歲的女性而言,已經是超極限挑戰),我知道她這麼努力想要好,最終的希望是能多陪在我們兒女還有孫子女的身邊。 曉謙總是給媽媽滿滿的正能量與鼓勵,“很好!100分,曲媽媽又進步了!”,“有我在,妳別擔心”,“很棒,我們再做一次!“,“妳越不用它,就越不能用了歐”,”台灣做過統計,85歲以上能夠單腳金雞獨立站五秒,妳已經是前30名!“ 曉謙給予媽媽很大的信念,他帶著媽媽躺在地上,抬屁股練大腿肌,鍛鍊媽媽手臂的拉力,教導媽媽試著從慢慢蹲下、跪、坐在地上到再站起來,以及無預警來自四面八方的推力測試。 這些都在訓練遇到狀況的即時反應,他要媽媽別驚慌,因為她已有足夠的肌耐力讓身體平衡,假使再跌倒,也可藉由周圍桌椅的輔助,原地支撐自己站起來。這不僅給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做子女的也有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能在突發的當下輔助她。 因次無論再累、流再多汗,媽媽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曉謙不僅把媽媽的體能鍛鍊好,她失去的自信也慢慢找回來了,忘了一提,上週量體重增加了4公斤多(我當場尖叫),這對媽媽亦是很大的激勵。 有時候媽媽有心事,曉謙也會趁著做運動的空擋,來個心靈交流的Talk,我常常一旁看了都很感動(不好意思打擾他們),最近一次是他鼓勵媽媽要多出去跟老朋友聚聚,兩個人聊著聊著媽媽流下了眼淚,當下我真的嚇到,因為媽媽從不在我面前哭過,就算之前髖關節骨折痛到不行,都強忍著淚水。 只能說,曉謙絕對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物理治療師,他更在乎媽媽的心理狀態,是一位很用心對待學生的老師。 像我說話太直接,很多時候明明出自善意卻常常跟媽媽起衝突,他會特別提醒我, 年紀大的人心裡都會比較脆弱(又愛面子),要多給她們空間與時間去消化一些新的觀念,不要硬把自己認爲的好,強壓在她們的身上。 他說假使台灣能夠更早有這方面的意識,他最思念的爺爺,晚年或許就不會一直臥床,這也是他決定投入物理治療很大的一個關鍵。 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類似我母親情況的年長者,只要妳你願意跨出第一步,絕對有機會讓自己回到原本的生活,重拾信心(當然要視每個人的狀況,且心裡的那個坎是最難的)。 寫到這裡,我轉身問媽媽有什麼話想跟曉謙講,她說:『曾經以為不可能,現在已經能自己走路….』,說著說著突然停了,我這才發現她鼻子紅紅的,望著她,我知道媽媽對曉謙的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全天下的媽媽阿嬤母親節快樂 #妳們都要健健康康 #感謝陳曉謙物理治療師 #你是媽媽的天使 #感謝邦耀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開啟媽媽術後新人生 三年前媽媽在家中跌倒,動了一個髖關節手術,感謝當時的骨科吳仲鼎醫師(現為康寧副院長),手術順利亦如期康復,吳副院長推薦媽媽去一間團體復健中心,但因為疫情正值高峰,我們做子女擔心她的身體,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卻沒有預測到老人家長時間待在家裡、無法出門,對她的身體心理產成了一些影響。 一年前,開始察覺到媽媽有了一些改變,一開始我還不懂為什麼,只覺得她怎麼一直待在房間,話越來越少,之後狀況越來越明顯,媽媽的食慾也越來越差,有一段時間我還會氣她,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呢? 直到一次不小心看到媽媽在浴室洗澡的背影,當下才驚覺她突然瘦了好多,我這個做女兒的怎麼這麼粗心,沒有更敏感,即早發現她身心狀態的下滑,便立即跟姊姊弟弟討論、詢問身邊朋友、上網找資料、查相關的案例,終於,皇天不服苦心人(老天疼惜),幾週後接觸到開啟媽媽全新人生的物理治療。 原本媽媽是非常抗拒的,她認為自己又沒有病,為什麼要來找物理治療師?(還是我盧了半天,半哄半騙才把她帶來),記得那天我們在診間外等,有一對母女走出來,媽媽突然笑了,我抬頭一看,她們倆根本就是我們母女倆的翻版(女兒攙扶著年邁母親),當下的直覺就是我們來對地方了。 第一次見到陳曉謙物理治療師,他很有耐心地跟媽媽聊天、聽她說話,立刻化解了她心中的不安與尷尬,接著幫媽媽做了一系列的體能評估與耐力測試,且不斷地給予鼓勵,我可以感覺到媽媽卸下了心防,不但沒有排斥,也願意報名來跟曉謙治療師上一堂課。 不僅是物理治療,曉謙還安排做了骨質密度檢測,邀請營養師加入,為媽媽日常飲食的營養攝取做了全面的說明(針對我媽這種挑食又不愛喝水,非常重要)。 相信嗎?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課開始,媽媽持續一週至少1~2次的課程,至今七個月從未間斷。 很慶幸媽媽的每一個第一次,我都有參與到(全程見證),從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練習前傾,第一次跨越障礙物,到第一次上下平衡球,第一次TRX Row拉力訓練,第一次單腳站超過5秒,第一次閉眼睛站一直線10秒鐘,第一次的滑輪下拉,第一次不依賴輔助自己上下樓梯,第一次踏上跑步機大步走5分鐘。 這些原本對媽媽或許沒有那麼難,但手術後她的心裡有一部分是害怕的,多半是來自於擔心再次跌倒而不敢從事很多活動,以至於逐漸退縮到不願意走出去,身體狀況自然就越來越差,因此需要依靠物理治療去喚醒那些被遺忘的身體記憶。 看著她這幾個月來一點一點的進步,不僅要感謝專業又有愛心的曉謙治療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帶著媽媽,依她的體能慢慢調整,做強度的拿捏),我也好佩服媽媽(對一個85歲的女性而言,已經是超極限挑戰),我知道她這麼努力想要好,最終的希望是能多陪在我們兒女還有孫子女的身邊。 曉謙總是給媽媽滿滿的正能量與鼓勵,“很好!100分,曲媽媽又進步了!”,“有我在,妳別擔心”,“很棒,我們再做一次!“,“妳越不用它,就越不能用了歐”,”台灣做過統計,85歲以上能夠單腳金雞獨立站五秒,妳已經是前30名!“ 曉謙給予媽媽很大的信念,他帶著媽媽躺在地上,抬屁股練大腿肌,鍛鍊媽媽手臂的拉力,教導媽媽試著從慢慢蹲下、跪、坐在地上到再站起來,以及無預警來自四面八方的推力測試。 這些都在訓練遇到狀況的即時反應,他要媽媽別驚慌,因為她已有足夠的肌耐力讓身體平衡,假使再跌倒,也可藉由周圍桌椅的輔助,原地支撐自己站起來。這不僅給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做子女的也有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能在突發的當下輔助她。 因次無論再累、流再多汗,媽媽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曉謙不僅把媽媽的體能鍛鍊好,她失去的自信也慢慢找回來了,忘了一提,上週量體重增加了4公斤多(我當場尖叫),這對媽媽亦是很大的激勵。 有時候媽媽有心事,曉謙也會趁著做運動的空擋,來個心靈交流的Talk,我常常一旁看了都很感動(不好意思打擾他們),最近一次是他鼓勵媽媽要多出去跟老朋友聚聚,兩個人聊著聊著媽媽流下了眼淚,當下我真的嚇到,因為媽媽從不在我面前哭過,就算之前髖關節骨折痛到不行,都強忍著淚水。 只能說,曉謙絕對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物理治療師,他更在乎媽媽的心理狀態,是一位很用心對待學生的老師。 像我說話太直接,很多時候明明出自善意卻常常跟媽媽起衝突,他會特別提醒我, 年紀大的人心裡都會比較脆弱(又愛面子),要多給她們空間與時間去消化一些新的觀念,不要硬把自己認爲的好,強壓在她們的身上。 他說假使台灣能夠更早有這方面的意識,他最思念的爺爺,晚年或許就不會一直臥床,這也是他決定投入物理治療很大的一個關鍵。 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類似我母親情況的年長者,只要妳你願意跨出第一步,絕對有機會讓自己回到原本的生活,重拾信心(當然要視每個人的狀況,且心裡的那個坎是最難的)。 寫到這裡,我轉身問媽媽有什麼話想跟曉謙講,她說:『曾經以為不可能,現在已經能自己走路….』,說著說著突然停了,我這才發現她鼻子紅紅的,望著她,我知道媽媽對曉謙的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全天下的媽媽阿嬤母親節快樂 #妳們都要健健康康 #感謝陳曉謙物理治療師 #你是媽媽的天使 #感謝邦耀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開啟媽媽術後新人生 三年前媽媽在家中跌倒,動了一個髖關節手術,感謝當時的骨科吳仲鼎醫師(現為康寧副院長),手術順利亦如期康復,吳副院長推薦媽媽去一間團體復健中心,但因為疫情正值高峰,我們做子女擔心她的身體,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卻沒有預測到老人家長時間待在家裡、無法出門,對她的身體心理產成了一些影響。 一年前,開始察覺到媽媽有了一些改變,一開始我還不懂為什麼,只覺得她怎麼一直待在房間,話越來越少,之後狀況越來越明顯,媽媽的食慾也越來越差,有一段時間我還會氣她,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呢? 直到一次不小心看到媽媽在浴室洗澡的背影,當下才驚覺她突然瘦了好多,我這個做女兒的怎麼這麼粗心,沒有更敏感,即早發現她身心狀態的下滑,便立即跟姊姊弟弟討論、詢問身邊朋友、上網找資料、查相關的案例,終於,皇天不服苦心人(老天疼惜),幾週後接觸到開啟媽媽全新人生的物理治療。 原本媽媽是非常抗拒的,她認為自己又沒有病,為什麼要來找物理治療師?(還是我盧了半天,半哄半騙才把她帶來),記得那天我們在診間外等,有一對母女走出來,媽媽突然笑了,我抬頭一看,她們倆根本就是我們母女倆的翻版(女兒攙扶著年邁母親),當下的直覺就是我們來對地方了。 第一次見到陳曉謙物理治療師,他很有耐心地跟媽媽聊天、聽她說話,立刻化解了她心中的不安與尷尬,接著幫媽媽做了一系列的體能評估與耐力測試,且不斷地給予鼓勵,我可以感覺到媽媽卸下了心防,不但沒有排斥,也願意報名來跟曉謙治療師上一堂課。 不僅是物理治療,曉謙還安排做了骨質密度檢測,邀請營養師加入,為媽媽日常飲食的營養攝取做了全面的說明(針對我媽這種挑食又不愛喝水,非常重要)。 相信嗎?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課開始,媽媽持續一週至少1~2次的課程,至今七個月從未間斷。 很慶幸媽媽的每一個第一次,我都有參與到(全程見證),從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練習前傾,第一次跨越障礙物,到第一次上下平衡球,第一次TRX Row拉力訓練,第一次單腳站超過5秒,第一次閉眼睛站一直線10秒鐘,第一次的滑輪下拉,第一次不依賴輔助自己上下樓梯,第一次踏上跑步機大步走5分鐘。 這些原本對媽媽或許沒有那麼難,但手術後她的心裡有一部分是害怕的,多半是來自於擔心再次跌倒而不敢從事很多活動,以至於逐漸退縮到不願意走出去,身體狀況自然就越來越差,因此需要依靠物理治療去喚醒那些被遺忘的身體記憶。 看著她這幾個月來一點一點的進步,不僅要感謝專業又有愛心的曉謙治療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帶著媽媽,依她的體能慢慢調整,做強度的拿捏),我也好佩服媽媽(對一個85歲的女性而言,已經是超極限挑戰),我知道她這麼努力想要好,最終的希望是能多陪在我們兒女還有孫子女的身邊。 曉謙總是給媽媽滿滿的正能量與鼓勵,“很好!100分,曲媽媽又進步了!”,“有我在,妳別擔心”,“很棒,我們再做一次!“,“妳越不用它,就越不能用了歐”,”台灣做過統計,85歲以上能夠單腳金雞獨立站五秒,妳已經是前30名!“ 曉謙給予媽媽很大的信念,他帶著媽媽躺在地上,抬屁股練大腿肌,鍛鍊媽媽手臂的拉力,教導媽媽試著從慢慢蹲下、跪、坐在地上到再站起來,以及無預警來自四面八方的推力測試。 這些都在訓練遇到狀況的即時反應,他要媽媽別驚慌,因為她已有足夠的肌耐力讓身體平衡,假使再跌倒,也可藉由周圍桌椅的輔助,原地支撐自己站起來。這不僅給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做子女的也有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能在突發的當下輔助她。 因次無論再累、流再多汗,媽媽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曉謙不僅把媽媽的體能鍛鍊好,她失去的自信也慢慢找回來了,忘了一提,上週量體重增加了4公斤多(我當場尖叫),這對媽媽亦是很大的激勵。 有時候媽媽有心事,曉謙也會趁著做運動的空擋,來個心靈交流的Talk,我常常一旁看了都很感動(不好意思打擾他們),最近一次是他鼓勵媽媽要多出去跟老朋友聚聚,兩個人聊著聊著媽媽流下了眼淚,當下我真的嚇到,因為媽媽從不在我面前哭過,就算之前髖關節骨折痛到不行,都強忍著淚水。 只能說,曉謙絕對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物理治療師,他更在乎媽媽的心理狀態,是一位很用心對待學生的老師。 像我說話太直接,很多時候明明出自善意卻常常跟媽媽起衝突,他會特別提醒我, 年紀大的人心裡都會比較脆弱(又愛面子),要多給她們空間與時間去消化一些新的觀念,不要硬把自己認爲的好,強壓在她們的身上。 他說假使台灣能夠更早有這方面的意識,他最思念的爺爺,晚年或許就不會一直臥床,這也是他決定投入物理治療很大的一個關鍵。 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類似我母親情況的年長者,只要妳你願意跨出第一步,絕對有機會讓自己回到原本的生活,重拾信心(當然要視每個人的狀況,且心裡的那個坎是最難的)。 寫到這裡,我轉身問媽媽有什麼話想跟曉謙講,她說:『曾經以為不可能,現在已經能自己走路….』,說著說著突然停了,我這才發現她鼻子紅紅的,望著她,我知道媽媽對曉謙的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全天下的媽媽阿嬤母親節快樂 #妳們都要健健康康 #感謝陳曉謙物理治療師 #你是媽媽的天使 #感謝邦耀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開啟媽媽術後新人生 三年前媽媽在家中跌倒,動了一個髖關節手術,感謝當時的骨科吳仲鼎醫師(現為康寧副院長),手術順利亦如期康復,吳副院長推薦媽媽去一間團體復健中心,但因為疫情正值高峰,我們做子女擔心她的身體,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卻沒有預測到老人家長時間待在家裡、無法出門,對她的身體心理產成了一些影響。 一年前,開始察覺到媽媽有了一些改變,一開始我還不懂為什麼,只覺得她怎麼一直待在房間,話越來越少,之後狀況越來越明顯,媽媽的食慾也越來越差,有一段時間我還會氣她,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呢? 直到一次不小心看到媽媽在浴室洗澡的背影,當下才驚覺她突然瘦了好多,我這個做女兒的怎麼這麼粗心,沒有更敏感,即早發現她身心狀態的下滑,便立即跟姊姊弟弟討論、詢問身邊朋友、上網找資料、查相關的案例,終於,皇天不服苦心人(老天疼惜),幾週後接觸到開啟媽媽全新人生的物理治療。 原本媽媽是非常抗拒的,她認為自己又沒有病,為什麼要來找物理治療師?(還是我盧了半天,半哄半騙才把她帶來),記得那天我們在診間外等,有一對母女走出來,媽媽突然笑了,我抬頭一看,她們倆根本就是我們母女倆的翻版(女兒攙扶著年邁母親),當下的直覺就是我們來對地方了。 第一次見到陳曉謙物理治療師,他很有耐心地跟媽媽聊天、聽她說話,立刻化解了她心中的不安與尷尬,接著幫媽媽做了一系列的體能評估與耐力測試,且不斷地給予鼓勵,我可以感覺到媽媽卸下了心防,不但沒有排斥,也願意報名來跟曉謙治療師上一堂課。 不僅是物理治療,曉謙還安排做了骨質密度檢測,邀請營養師加入,為媽媽日常飲食的營養攝取做了全面的說明(針對我媽這種挑食又不愛喝水,非常重要)。 相信嗎?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課開始,媽媽持續一週至少1~2次的課程,至今七個月從未間斷。 很慶幸媽媽的每一個第一次,我都有參與到(全程見證),從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練習前傾,第一次跨越障礙物,到第一次上下平衡球,第一次TRX Row拉力訓練,第一次單腳站超過5秒,第一次閉眼睛站一直線10秒鐘,第一次的滑輪下拉,第一次不依賴輔助自己上下樓梯,第一次踏上跑步機大步走5分鐘。 這些原本對媽媽或許沒有那麼難,但手術後她的心裡有一部分是害怕的,多半是來自於擔心再次跌倒而不敢從事很多活動,以至於逐漸退縮到不願意走出去,身體狀況自然就越來越差,因此需要依靠物理治療去喚醒那些被遺忘的身體記憶。 看著她這幾個月來一點一點的進步,不僅要感謝專業又有愛心的曉謙治療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帶著媽媽,依她的體能慢慢調整,做強度的拿捏),我也好佩服媽媽(對一個85歲的女性而言,已經是超極限挑戰),我知道她這麼努力想要好,最終的希望是能多陪在我們兒女還有孫子女的身邊。 曉謙總是給媽媽滿滿的正能量與鼓勵,“很好!100分,曲媽媽又進步了!”,“有我在,妳別擔心”,“很棒,我們再做一次!“,“妳越不用它,就越不能用了歐”,”台灣做過統計,85歲以上能夠單腳金雞獨立站五秒,妳已經是前30名!“ 曉謙給予媽媽很大的信念,他帶著媽媽躺在地上,抬屁股練大腿肌,鍛鍊媽媽手臂的拉力,教導媽媽試著從慢慢蹲下、跪、坐在地上到再站起來,以及無預警來自四面八方的推力測試。 這些都在訓練遇到狀況的即時反應,他要媽媽別驚慌,因為她已有足夠的肌耐力讓身體平衡,假使再跌倒,也可藉由周圍桌椅的輔助,原地支撐自己站起來。這不僅給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做子女的也有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能在突發的當下輔助她。 因次無論再累、流再多汗,媽媽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曉謙不僅把媽媽的體能鍛鍊好,她失去的自信也慢慢找回來了,忘了一提,上週量體重增加了4公斤多(我當場尖叫),這對媽媽亦是很大的激勵。 有時候媽媽有心事,曉謙也會趁著做運動的空擋,來個心靈交流的Talk,我常常一旁看了都很感動(不好意思打擾他們),最近一次是他鼓勵媽媽要多出去跟老朋友聚聚,兩個人聊著聊著媽媽流下了眼淚,當下我真的嚇到,因為媽媽從不在我面前哭過,就算之前髖關節骨折痛到不行,都強忍著淚水。 只能說,曉謙絕對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物理治療師,他更在乎媽媽的心理狀態,是一位很用心對待學生的老師。 像我說話太直接,很多時候明明出自善意卻常常跟媽媽起衝突,他會特別提醒我, 年紀大的人心裡都會比較脆弱(又愛面子),要多給她們空間與時間去消化一些新的觀念,不要硬把自己認爲的好,強壓在她們的身上。 他說假使台灣能夠更早有這方面的意識,他最思念的爺爺,晚年或許就不會一直臥床,這也是他決定投入物理治療很大的一個關鍵。 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類似我母親情況的年長者,只要妳你願意跨出第一步,絕對有機會讓自己回到原本的生活,重拾信心(當然要視每個人的狀況,且心裡的那個坎是最難的)。 寫到這裡,我轉身問媽媽有什麼話想跟曉謙講,她說:『曾經以為不可能,現在已經能自己走路….』,說著說著突然停了,我這才發現她鼻子紅紅的,望著她,我知道媽媽對曉謙的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全天下的媽媽阿嬤母親節快樂 #妳們都要健健康康 #感謝陳曉謙物理治療師 #你是媽媽的天使 #感謝邦耀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開啟媽媽術後新人生 三年前媽媽在家中跌倒,動了一個髖關節手術,感謝當時的骨科吳仲鼎醫師(現為康寧副院長),手術順利亦如期康復,吳副院長推薦媽媽去一間團體復健中心,但因為疫情正值高峰,我們做子女擔心她的身體,便打消了這個念頭,卻沒有預測到老人家長時間待在家裡、無法出門,對她的身體心理產成了一些影響。 一年前,開始察覺到媽媽有了一些改變,一開始我還不懂為什麼,只覺得她怎麼一直待在房間,話越來越少,之後狀況越來越明顯,媽媽的食慾也越來越差,有一段時間我還會氣她,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呢? 直到一次不小心看到媽媽在浴室洗澡的背影,當下才驚覺她突然瘦了好多,我這個做女兒的怎麼這麼粗心,沒有更敏感,即早發現她身心狀態的下滑,便立即跟姊姊弟弟討論、詢問身邊朋友、上網找資料、查相關的案例,終於,皇天不服苦心人(老天疼惜),幾週後接觸到開啟媽媽全新人生的物理治療。 原本媽媽是非常抗拒的,她認為自己又沒有病,為什麼要來找物理治療師?(還是我盧了半天,半哄半騙才把她帶來),記得那天我們在診間外等,有一對母女走出來,媽媽突然笑了,我抬頭一看,她們倆根本就是我們母女倆的翻版(女兒攙扶著年邁母親),當下的直覺就是我們來對地方了。 第一次見到陳曉謙物理治療師,他很有耐心地跟媽媽聊天、聽她說話,立刻化解了她心中的不安與尷尬,接著幫媽媽做了一系列的體能評估與耐力測試,且不斷地給予鼓勵,我可以感覺到媽媽卸下了心防,不但沒有排斥,也願意報名來跟曉謙治療師上一堂課。 不僅是物理治療,曉謙還安排做了骨質密度檢測,邀請營養師加入,為媽媽日常飲食的營養攝取做了全面的說明(針對我媽這種挑食又不愛喝水,非常重要)。 相信嗎?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課開始,媽媽持續一週至少1~2次的課程,至今七個月從未間斷。 很慶幸媽媽的每一個第一次,我都有參與到(全程見證),從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練習前傾,第一次跨越障礙物,到第一次上下平衡球,第一次TRX Row拉力訓練,第一次單腳站超過5秒,第一次閉眼睛站一直線10秒鐘,第一次的滑輪下拉,第一次不依賴輔助自己上下樓梯,第一次踏上跑步機大步走5分鐘。 這些原本對媽媽或許沒有那麼難,但手術後她的心裡有一部分是害怕的,多半是來自於擔心再次跌倒而不敢從事很多活動,以至於逐漸退縮到不願意走出去,身體狀況自然就越來越差,因此需要依靠物理治療去喚醒那些被遺忘的身體記憶。 看著她這幾個月來一點一點的進步,不僅要感謝專業又有愛心的曉謙治療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帶著媽媽,依她的體能慢慢調整,做強度的拿捏),我也好佩服媽媽(對一個85歲的女性而言,已經是超極限挑戰),我知道她這麼努力想要好,最終的希望是能多陪在我們兒女還有孫子女的身邊。 曉謙總是給媽媽滿滿的正能量與鼓勵,“很好!100分,曲媽媽又進步了!”,“有我在,妳別擔心”,“很棒,我們再做一次!“,“妳越不用它,就越不能用了歐”,”台灣做過統計,85歲以上能夠單腳金雞獨立站五秒,妳已經是前30名!“ 曉謙給予媽媽很大的信念,他帶著媽媽躺在地上,抬屁股練大腿肌,鍛鍊媽媽手臂的拉力,教導媽媽試著從慢慢蹲下、跪、坐在地上到再站起來,以及無預警來自四面八方的推力測試。 這些都在訓練遇到狀況的即時反應,他要媽媽別驚慌,因為她已有足夠的肌耐力讓身體平衡,假使再跌倒,也可藉由周圍桌椅的輔助,原地支撐自己站起來。這不僅給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我們做子女的也有更多這方面的知識,能在突發的當下輔助她。 因次無論再累、流再多汗,媽媽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曉謙不僅把媽媽的體能鍛鍊好,她失去的自信也慢慢找回來了,忘了一提,上週量體重增加了4公斤多(我當場尖叫),這對媽媽亦是很大的激勵。 有時候媽媽有心事,曉謙也會趁著做運動的空擋,來個心靈交流的Talk,我常常一旁看了都很感動(不好意思打擾他們),最近一次是他鼓勵媽媽要多出去跟老朋友聚聚,兩個人聊著聊著媽媽流下了眼淚,當下我真的嚇到,因為媽媽從不在我面前哭過,就算之前髖關節骨折痛到不行,都強忍著淚水。 只能說,曉謙絕對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物理治療師,他更在乎媽媽的心理狀態,是一位很用心對待學生的老師。 像我說話太直接,很多時候明明出自善意卻常常跟媽媽起衝突,他會特別提醒我, 年紀大的人心裡都會比較脆弱(又愛面子),要多給她們空間與時間去消化一些新的觀念,不要硬把自己認爲的好,強壓在她們的身上。 他說假使台灣能夠更早有這方面的意識,他最思念的爺爺,晚年或許就不會一直臥床,這也是他決定投入物理治療很大的一個關鍵。 我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類似我母親情況的年長者,只要妳你願意跨出第一步,絕對有機會讓自己回到原本的生活,重拾信心(當然要視每個人的狀況,且心裡的那個坎是最難的)。 寫到這裡,我轉身問媽媽有什麼話想跟曉謙講,她說:『曾經以為不可能,現在已經能自己走路….』,說著說著突然停了,我這才發現她鼻子紅紅的,望著她,我知道媽媽對曉謙的感謝,一切盡在不言中。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祝全天下的媽媽阿嬤母親節快樂 #妳們都要健健康康 #感謝陳曉謙物理治療師 #你是媽媽的天使 #感謝邦耀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開啟媽媽術後新人生 無需執著於追求絕對與協調,無意間流露出的不完美,一樣值得綻放 渺小也能成就它自己 #畫畫教我的事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畫臉的過程,每一筆都是決定、思考、判斷,時而小心翼翼,時而很隨性,希望作品能夠保有一種流動感。 我嘗試讓光線從層層堆疊的色彩中透出來,經歷了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很多筆觸想保留但又必須被覆蓋,同時間要做出一堆決定,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毀了累積了五小時的心血。 學習放手,達到百分之70就夠了,剩下的讓作品自己去完成,讓顏色、線條、筆觸去說故事。 一直都相信 這裡失去的,會從那裡找回來 #但每次都忍不住做到百分之百😂 #你們是不是也會這樣 #學習放下 #但握著畫筆的手捨不得放下 #創作過程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無需執著於追求絕對與協調,無意間流露出的不完美,一樣值得綻放 渺小也能成就它自己 #畫畫教我的事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無需執著於追求絕對與協調,無意間流露出的不完美,一樣值得綻放 渺小也能成就它自己 #畫畫教我的事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無需執著於追求絕對與協調,無意間流露出的不完美,一樣值得綻放 渺小也能成就它自己 #畫畫教我的事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畫臉的過程,每一筆都是決定、思考、判斷,時而小心翼翼,時而很隨性,希望作品能夠保有一種流動感。 我嘗試讓光線從層層堆疊的色彩中透出來,經歷了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很多筆觸想保留但又必須被覆蓋,同時間要做出一堆決定,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毀了累積了五小時的心血。 學習放手,達到百分之70就夠了,剩下的讓作品自己去完成,讓顏色、線條、筆觸去說故事。 一直都相信 這裡失去的,會從那裡找回來 #但每次都忍不住做到百分之百😂 #你們是不是也會這樣 #學習放下 #但握著畫筆的手捨不得放下 #創作過程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畫臉的過程,每一筆都是決定、思考、判斷,時而小心翼翼,時而很隨性,希望作品能夠保有一種流動感。 我嘗試讓光線從層層堆疊的色彩中透出來,經歷了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很多筆觸想保留但又必須被覆蓋,同時間要做出一堆決定,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毀了累積了五小時的心血。 學習放手,達到百分之70就夠了,剩下的讓作品自己去完成,讓顏色、線條、筆觸去說故事。 一直都相信 這裡失去的,會從那裡找回來 #但每次都忍不住做到百分之百😂 #你們是不是也會這樣 #學習放下 #但握著畫筆的手捨不得放下 #創作過程 Maxx(局部) 壓克力顏料、炭筆、畫布 180cmx120cm 2024 TagsKristy Cha Ray Chu Previous articleActor Vijay Sethupathi HD Instagram Photos and Wallpapers May 2024Next articleActress Mouli Ganguly HD Instagram Photos and Wallpapers Ma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