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Kok

Vincent Kok Instagram – 有訪問問蔡瀾先生AI是否可取代廚師煮食,蔡San答現階段一定不可以,真正的烹調隨感覺,味道不是憑方程式可以解決得了的事。去慣了某食店,能輕易吃得出該廚師當天是否好心情,換了廚師更不用說,肯定會發現味道不同,不一定差了,總之不一樣了。
連鎖式餐廳、已整定的幾餸飯、中央廚房供貨的食物、那些不用師父坐鎮的重口味如酸菜魚、麻辣什麼、一碗碗份量已鎖定的什麼麵、粉、米線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AI 都肯定能Take Over主理烹調。好快大家就會為了能進一步慳埋慳埋多啲時間賺錢供樓、戴眼罩通街上網或躺平,到時大家都可能會選食速食營養周全太空人牙膏式早午晚三餐,一餐唧一篤入口飽飽,乾淨俐落,冇眼屎,乾淨盲,直至人類對味道冇咗要求、冇咗 Passion。
有時我們是需要被提醒的。
儘管有人話Disney 《大熊餐廳》S3劇情比較慢,但有一樣好肯定好肯定,S3這十集中照舊滿載了對食物及味道的 Passion,滿到瀉。
《大熊餐廳》幕後人每季都試新嘢,S1打響名堂,將廚房Set成一個戰場。S2集集打仗,劇中人有劇中人打仗,鏡頭調動有鏡頭調動打仗。S2劇情較有推進力,因為眾志成城齊心打大佬,推倒舊店開新店,期間關關難過關關過,很切合當時世界的後疫情氛圍,大家都擁抱著一個希望,冀盼好事自然來。
S3主線的目標簡單明確,就是:「餐廳是否能摘星?」。之前說過主創們每季都要試新嘢,這季也不例外,在S3中主創們任性地鑽研的是「不講故事,集中寫人」,幾乎每個主要角色都能獨得一集。已經認識了兩季的角色們,在S3我們可以有機會知道他們的出處、為何對餐廳忠心耿耿?像通過「外傳」知道「東邪」在成為「東邪西毒」前是如何成為「東邪」的。二廚Tina原來是因為在人生低谷、極度失意的某一天吃了一口本店Beef餐廳的牛肉三文治而深被感動,從而加入了團隊。回到現在,我再看Tina的每個行為、每個決定,便多了更深刻的理解。
每集聚焦地寫角色,有咁深挖咁深,務求讓角色活到觀眾心裡面,相對上劇情便會慢了推進,這就是S3的特色。在本來已創了很成功的Formula上,主創們還肯冒險地作出新嘗試,對於新嘗試,我是永遠佩服的。
有位智者同我講過:「叻嗰樣嘢同鍾意做嗰樣嘢係兩件事… 」,香港地,為搵食,唔鐘意做但焗住做又做得叻嘅人大把。大熊算好彩,鍾意整嘢食,又叻整嘢食,鍾意到當成藝術品咁嚟雕塑,硬係唔知點解長期心情咁曳,7/24忟忟憎憎,黐喺佢身邊嘅個個有番咁上下忟,成個廚房好似隨時爆炸一樣。
用另一個角度看完了《大熊餐廳》S3,對劇中每個人也加深了感情,還是很期待S4的來臨,究意這群充滿Passion但又超級忟憎的藝術家廚師們,能否摘下星級地位……

@disneyplushk
#DisneyPlus #DisneyPlusHK #TheBearS3 #大熊餐廳第三季 | Posted on 19/Jul/2024 12:00:38

Vincent Kok
Vincent Kok

Check out the latest gallery of Vincent Kok